肺癌,肺泡,腺癌,淋巴,病例

提問: 求助關于肺癌方面的專家,謝謝。 問題補充: 我的父親在06年就檢查出肺部有團狀物,見毛刺。但是因為家庭貧寒,他隱瞞了病情,昨天他咳嗽的厲害就去醫院打消炎藥,拍的CT片子被我看見了,他就對我說出了實情。我回家后看了他06的片子,那個團狀物沒有變大,我打算帶他進行進一步的檢查。我想問一下兩年了沒有變化,肺癌的可能性大嗎?為什么沒有惡化或轉移呢?還想問一下,如果是肺癌,在沈陽的治療費用大概需要多少?謝謝好心人。2008-08-09 10:39 提高懸賞20分 医师解答: 此答案由管理員代為選出什么是肺癌?  肺癌是最常見的肺原發性惡性腫瘤,絕大多數肺癌起源于支氣管粘膜上皮,故亦稱支氣管肺癌。近50多年來,世界各國特別是工業發達國家,肺癌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死于癌病的男性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40多年前,在我國因肺部疾病施行外科手術治療的病人中,絕大多數為肺結核,次之為支氣管擴張、肺膿腫等肺化膿性感染疾病,肺癌病例為數不多。近30多年來,肺切除術的病例中肺癌逐漸增多,已躍居首位。據上海市惡性腫瘤統計資料,在男性癌腫病例中,肺癌發病率急劇增多,居第一位.肺癌病因1.吸煙 根據各國的大量調查資料都說明肺癌的病因與吸紙煙關系極為密切。肺癌發病率的增長與紙煙銷售量增多呈平行關系。紙煙中含有苯并芘等多種致癌物質。實驗動物吸入紙煙煙霧或涂抹焦油可誘發呼吸道和皮膚癌腫。有吸煙習慣者肺癌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10倍,吸煙量大者發病率更高,比不吸煙者高20倍。本世紀末,西歐國家隨著婦女吸煙者日益增多,女性病人肺癌的發病率也明顯升高。臨床確診的肺癌病例中,每日吸紙煙20支以上,歷時30年以上者,約占80%以上。近20~30年,我國吸煙的情況非常嚴重,近3億人口有吸煙習慣。京、津、滬等大城市男性成年人吸煙率近50%,女性近5%,青少年中吸煙者亦為數不少,如不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勸阻吸煙,則今后10~30年我國肺癌發病率必將進一步增長。長期吸煙可引致支氣管粘膜上皮細胞增生,磷狀上皮生,誘發鱗狀上皮癌或未分化小細胞癌。無吸煙嗜好者,雖然也可患肺癌,但腺癌較為常見。 2.大氣污染 工業發達國家肺癌的發病率高,城市比農村高,廠礦區比居住區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工業和交通發達地區,石油,煤和內燃機等燃燒后和瀝青公路塵埃產生的含有苯并芘致癌烴等有害物質污染大氣有關。調查材料說明大氣中苯并芘濃度高的地區,肺癌的發病率也增高。大氣污染與吸紙煙對肺癌的發病率可能互相促進,起協同作用。     3.職業因素 本世紀30年代文獻上就有歐洲Schneeberg礦區肺癌發病率高的報道。經過多年的調查研究,目前已公認長期接觸鈾、鐳等放射性物質及其衍化物、致癌性碳氫化合物、砷、鉻、鎳、銅、錫、鐵、煤焦油、瀝青、石油、石棉、芥子氣等物質,均可誘發肺癌,主要是鱗癌和未分化小細胞癌。4.肺部慢性疾病 如肺結核、矽肺、塵肺等可與肺癌并存。這些病例癌腫的發病率高于正常人。此外肺支氣管慢性炎癥以及肺纖維疤痕病變,在愈合過程中可能引起鱗狀上皮化生或增生,在此基礎上,部分病例可發展成為癌腫。 5.人體內在因素 如家族遺傳,以及免疫機能降低,代謝活動、內分泌功能失調等也可能對肺癌的發病起一定的促進作用。肺癌病理 肺癌的分布情況右肺多于左肺,下葉多于上葉。起源于主支氣管、肺葉支氣管的肺癌稱為中央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氣管遠側的肺癌,位于肺的周圍部位者稱為周圍型肺癌。絕大多數肺癌起源于支氣管粘膜上皮,但亦有少數癌腫起源于肺泡上皮或支氣管腺體。  癌腫在成長過程中一方面治支氣管壁延伸擴展,并穿越支氣管壁侵入鄰近肺組織形成腫塊,同時突入支氣管內造成管腔狹窄或阻塞。癌腫進一步發展播散則可從肺直接蔓延侵入胸壁、縱隔、心臟、大血管等鄰近器管組織;經淋巴道血道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或經呼吸道播散到其他肺葉。癌腫的生長速度和轉移擴散途徑取決于癌腫的組織學類型、分化程度等生物學特性。 肺癌的組織學分類目前尚無一致的意見,按癌細胞形態特征通常將肺癌分為下列主要幾種類型:1.鱗狀上皮細胞癌 簡稱鱗癌。在各種類型的肺癌中鱗癌最為常見,約占50%。患者年齡大多在50歲以上,男性占多數,且有長期大量吸煙病史。鱗癌大多起源于較大的支氣管,常為中央型肺癌。鱗癌的分化程度高低不一,但一般生長較為緩慢。支氣管粘膜上皮細胞長期受紙煙等有害物質的刺激和損傷,首先引致纖毛喪失和基底細胞鱗狀化生。這種癌前期不典型增生病變可持續多年,然后演變成為原位癌,再侵襲支氣管壁其他組織。在此階段雖然痰液中可以查到癌細胞,但尚未呈現臨床癥狀。鱗癌的病程較長,較晚發生轉移,且通常首先經淋巴道轉移,到晚期才發生血道轉移。手術切除率較高,對放射及化學療法的敏感度不及未分化癌。 鱗狀上皮細胞癌的形態學特征是細胞大,呈多邊形,胞漿較多,核染色深。分化程度較高者癌細胞呈復層排列,可見到細胞間橋和角化珠;分化程度中等者細胞大,呈多邊形,但無角化球和細胞間橋;分化程度低者則癌細胞呈小圓形或梭形,排列無層次。  電鏡檢查:見癌細胞具有張力原纖維和大量的橋粒等鱗狀細胞的特征2.未分化小細胞癌 細胞形態類似燕麥穗粒,因而又稱為燕麥細胞癌。未分化小細胞癌在各種類型的肺癌中約占20%。發病年齡較輕,多見于男性,多數病人有吸煙史。一般起源于較大支氣管,大多為中央型肺癌。小細胞癌分化程度低,生長快,較早出現淋巴道轉移和侵入血管經血道廣泛轉移到身體遠處器官組織,因此在各類肺癌中,小細胞癌的預后最差。小細胞癌對放射治療及/或抗癌藥物治療敏感度高。小細胞癌的細胞形態與小淋巴細胞相似,大小比較一致,密集成片,常有壞死灶。細胞核大,染色深,一端較尖,形似麥粒,核仁小而多個,胞漿很少,胞漿內可有嗜銀神經分泌顆粒,能產生五羥色胺、促腎上腺素等多肽類激素。臨床上可呈現副癌綜合征。從而認為小細胞癌可能起源于支氣管粘膜上皮中的嗜銀細胞。 3.腺癌 腺癌大多起源于較小的支氣管粘膜分泌粘液的上皮細胞,因此大多數腺癌位于肺的周圍部分,呈球形腫塊,靠近胸膜。女性病人較為多見,發病年齡亦較小。在各類肺癌中約占20%。腺癌與吸煙無密切關系,一部分病例癌腫發生在肺纖維疤痕病變的基礎上。腺癌在早期一般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往往在胸部X線檢查時發現。癌腫生長較緩慢,但有的病例較早即發生血道轉移,較常在呈現腦轉移癥狀后才發現肺部原發癌腫。  分化程度較好的腺癌主要由腺體結構組成,具有腺腔或分泌粘膜,有時呈乳頭狀結構。分化程度低的腺癌可無腺腔結構,癌細胞集聚,呈片狀或索狀。腺癌細胞一般較大,胞漿豐富,含有分泌顆粒或粘液泡,胞核較大,癌細胞表面可見到豐富的微絨毛。腺癌對放射治療敏感度差。4.細支氣管肺泡癌 它是腺癌的一種特殊類型,發病率較低。在各類肺癌中約占3%,女性較多見。癌腫常位于肺野周圍部分,分化程度好,生長緩慢,此型肺癌與肺部炎癥引致的疤痕病變可能有密切關系,細支氣管肺泡癌起源于末梢細支氣管和肺泡的上皮組織。電鏡檢查顯示具有腺癌細胞特征且胞漿內有嗜鋨性板層小體,因此認為癌細胞起源于Ⅱ型肺泡細胞。細支氣管肺泡癌大多呈孤立或多個圓形結節,常累及胸膜,少數病例呈彌漫性浸潤,遍及一個肺段、肺葉或雙側肺,形似肺炎或粟粒性結核。癌細胞沿細支氣管肺泡管和肺泡壁生長,常分泌粘液,一般呈單層排列,不侵犯肺泡間隔,因而肺泡結構仍保持完整。細支氣管肺泡癌很少經淋巴或血道轉移,但常侵累胸膜,產生胸水,或經氣道廣泛播散,引致呼吸功能衰竭。 5.未分化大細胞癌 此型肺癌不多見,約半數起源于較大支氣管,癌腫體積較大。鏡檢癌細胞大,大小不一致,呈多邊形、圓形或梭形。胞漿豐富,胞核大,常見分裂相,不具有腺癌或鱗癌細胞的特征。癌細胞排列不規則,呈片狀或條索狀。惡性度高,經淋巴道或血道轉移發生較早,有時在發現腦轉移后才被發現預后差。6.支氣管腺瘤 支氣管腺瘤是起源于支氣管粘膜下粘液腺及腺管上皮細胞的一組原發性肺、支氣管腫瘤。發病率較低,僅占2%左右。這一組腫瘤生長緩慢,肉眼觀察邊界清楚,但常侵蝕鄰近組織,可發生遠處轉移。切除不徹底易局部復發,因此應列為低度惡性腫瘤。支氣管腺瘤常發生于較大支氣管,腫瘤血管豐富,發病年齡小,多見于女性。常見的臨床癥狀為咳嗽、咯血和腫瘤阻塞支氣管管腔引起的阻塞性肺氣腫、肺不張或肺部感染。肺癌早期癥狀   肺癌在早期并沒有什么特殊癥狀,僅為一般呼吸系統疾病所共有的癥狀,如咳嗽、痰血、低熱、胸痛、氣悶等,很容易被病人和醫生所忽略。下面列出肺癌早期常見癥狀的具體表現:  1、咳嗽。肺癌因長在支氣管肺組織上,通常會產生呼吸道刺激癥狀而發生刺激性咳嗽。初期多為干咳,呈陣發性或間歇性,無痰無血。如伴輕度炎癥則可有少量痰液,一般藥物效果不佳。對年齡在40歲以上出現不明原因的咳嗽者必須引起重視,特別是長期吸煙的高危人群應作進一步檢查。  2、痰血。腫瘤炎癥致壞死、毛細血管破損時會有少量出血,往往與痰混合在一起,呈間歇或斷續出現。很多肺癌病人就是因痰血而就診的。  3、低熱。腫瘤堵住支氣管后往往有阻塞性肺葉存在,程度不一,輕者僅有低熱,重者則有高熱,用藥后可暫時好轉,但很快又會復發。  4、胸部脹痛。肺癌早期胸痛較輕,主要表現為悶痛、隱痛、部位不一定,與呼吸的關系也不確定。如脹痛持續發生則說明癌癥有累及胸膜的可能。  5、氣悶和氣急感。腫瘤的存在使正常肺功能受到影響。勞累時易表現為氣悶和氣急,這種情況以中央型肺癌最為明顯。  6、其他。如游走性關節痛,很像關節炎病史,但經查明往往是有肺癌的存在,這就是所謂的肺外癥狀。  約有三分之一的早期肺癌沒有癥狀,還有一部分病人盡管有輕微的早期癥狀,但未重視或被誤診,而延誤了病情。所以要發現早期的肺癌病人,還需經常性地進行大規模的人群普查,特別是對發病率較高的廠礦、城市,每年應進行一次普查。肺癌晚期癥狀局部晚期肺癌的癥狀:   胸腔是個非常復雜的空間,肺表面四分之三的區域被胸壁環繞,它是由一薄層內膜(壁層胸膜)、脂肪、肌肉、肋骨及皮膚按不同比例構成的。腫瘤侵及以上任一部分均會引起疼痛。因而大多數已發生胸內區域性播散的肺癌患者均有胸痛之癥狀。   包繞肺的頂端--即肺尖的地方,形成了胸壁的一個特殊區域。來自頸部、支配上肢的感覺和運動的神經纖維均經此區進入上肢。因而,若腫瘤侵至此區往往會感到受累側上肢的疼痛、乏力。這種所謂"潘科斯特癌",或稱上溝癌作為肺癌的一種常以肩痛為主要癥狀。這種疼痛往往需要鎮痛劑才能得以緩解。通常這類患者極易被送給整形外科醫生或神經科醫生處理,從而喪失了早期診斷的機會。   近四分之一的肺表面與所謂“縱隔”相鄰。“縱隔”這個詞意味著“胸的中部分”,它代表一個含有一系列生命器官的空間。縱隔位于胸骨正后方,在非專業領域被認為是"中心地帶"。氣管、主支氣管經過縱隔。食管緊貼氣管后方經此下行。心臟及其大血管、某些有關生命的大神經也經過此區。若癌癥侵及縱隔,可能發生以下癥狀:   ●聲嘶是最常見癥狀。控制左側發音功能的喉返神經由頸部下行至胸部,繞過心臟的大血管返行向上至喉,從而支配發音器官的左側。因此,若腫瘤侵及縱隔左側,使喉返神經受到壓迫,聲嘶便產生了,但卻無咽痛及上呼吸道感染的其它癥狀;   ●在縱隔右側有上腔靜脈,它將來自上肢及頭頸部的靜脈血輸回心臟。若腫瘤侵及縱隔右側壓迫上腔靜脈,最初會使頸靜脈因回流不暢而怒張,最后還會導致面、頸部水腫,這需要得以及時診斷和處理;   ●最終,發生區域性擴散的肺癌患者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氣促。由肺和心肌產生的正常組織液由胸正中的淋巴結回液。若這些淋巴結被腫瘤阻塞,這些組織液將積聚在心包內形成心包積液或積聚在胸腔內形成胸腔積液。以上兩種情況均可導致氣促。然而,因許多吸煙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慢性肺病,這給氣促的鑒別帶來一定困難。此外,由于一部分肺組織因長有腫瘤而喪失呼吸功能,從而使正個呼吸功能受損而產生呼吸不適,這種不適感起初只在運動時產生,最終連休息時也可感覺到。   以上癥狀均提示肺癌處于進展期。遺憾的是,它們的出現使預后相對較差。   廣泛轉移肺癌之癥狀:   因為肺癌極易在早期發生遠處轉移,因而與遠處轉移有關的癥狀往往是醫生或患者發現的首發癥狀。若病灶轉移到腦,則可產生持續性頭痛、視朦。繼續發展可能導致意識模糊甚至癲癇。這種頭痛的性質與普通的緊張性頭痛無明顯差別,因此極易被人們忽視。視力模糊主要表現為讀報或看電視感到困難。因為大多數肺癌患者為老年人,他們往往誤以為自己只需更換眼鏡罷了,而其關鍵卻在于視力性質的改變。最初對意識和視力的改變是非常敏感的。   若癌癥轉移到骨,則會導致骨質破壞,當破壞到一定程度時,骨痛也隨之產生。若外層堅硬的骨皮質發生破壞,則可使骨質結構極不穩定。發生于肋骨的可有不適感,但若發生于負荷較大的長骨如股骨或肱骨,則日常活動中也極易發生骨折。   最后,也是最棘手的,即肺癌已發生脊柱的轉移。在大多數患者,發生脊柱轉移可引起疼痛。但問題在于,癌癥可進一步轉移至脊髓。這將首先表現為背痛,繼之傳至下肢,可有下肢無力、大小便失禁,最終可導致轉移點以下部位癱瘓。因此,重度吸煙患者若出現背痛也應引起足夠重視。   然而,最常見的遠處轉移或全身轉移癥狀是乏力、消瘦。發生遠處轉移的患者都有不明原因的消瘦,這往往發生于食欲下降之前,且即使增加食欲也無濟于事。 肺癌診斷要點1.痰液細胞學檢查:痰液細胞學檢查(痰檢)已被廣泛應用于肺癌的診斷。痰檢不需要昂貴設備,簡便易行,病人無痛苦,適用范圍廣。痰檢也可用于肺癌高危人群的普查。2.X線檢查:在肺癌的診斷中胸部的X線平片是一項最重要的檢查。3.CT檢查:CT檢查在很大程度上優于常規的X線檢查。4.磁共振(MRI)顯象:磁共振的的對比度、分辨率優于CT,更易鑒別和明確實質性腫塊與血管的關系5.磁共振波譜儀(MRS)檢查:這是一種較老的技術,現在也被用來作為鑒別疾患良性或惡性的一種手段。6.支氣管鏡檢查:支氣管鏡檢查是診斷肺癌的有效手段,可以觀察腫瘤的部位和范圍,取到組織作病理學檢查,還可以根據聲帶、氣管和隆突的情況來推測手術切除的可能性。7.縱隔鏡檢查:縱隔鏡檢查是診斷肺癌縱隔淋巴結轉移的有效手段肺癌手術治療1.病例選擇 具有下列條件者,一般可作為外科治療的選擇對象。1,無遠處轉移者,包括實質臟器,如肝、腦、腎上腺、骨骼、胸腔外淋巴結等。2.癌組織未向胸內鄰近臟器或組織侵犯擴散者,如主動脈、上腔靜脈、食管和癌性胸液等。3.無喉返神經、膈神經麻痹。4.無嚴重心肺功能低下或近期內心絞痛發作者。5.無重癥肝、腎疾患及嚴重糖尿病者。具有以下條件者,一般應慎作手術或需作進一步檢查治療:年邁體衰,心、肺功能欠佳者。小細胞肺癌除I期外,宜先行化療或放療而后再確定能否手術治療。x線所見除原發灶外,縱隔亦有幾處可疑轉移者。2.剖胸探查術指征 凡無手術禁忌征,明確診斷為肺癌或高度懷疑為肺癌者,可根據具體情況結合本章第一節所定選擇術式。若術中發現病變已超出可切除的范圍,但原發癌仍可切除者宜切除原發灶,這稱為減量手術,但原則上不作全肺切除,以便術后輔助其他治療。3.肺癌手術切除的命名與含義1.姑息性切除:凡手術切除時,胸腔內仍有殘存癌,或手術時認為切除徹底,如支氣管殘端肉眼觀察正常,但顯微鏡下有殘存癌細胞者,稱為姑息性切除術。肺癌放療和化療肺癌中醫治療 近年來,中醫藥治療肺癌已獲得值得關注的療效,在緩解癥狀,延長生存期方面發揮了特色。現將中醫對于肺癌的病因病機、辨證治療的有關文獻記載及臨床體會總結如下。 1.痰結是肺癌的病理基礎   《難經》云:“肺之積,名曰息賁……令人灑息寒熱、咳嗽、發肺壅”。《素問·奇病論》云:“病脅下滿氣逆,二三歲不已……病名曰息積”。《素問·玉機真藏論篇》詳細記載了晚期肺癌發熱、胸痛引肩背、惡液質的癥狀,指出“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身熱脫肉破”。可見,“息賁”、“肺壅”、“息積”、“肺積”均可歸為支氣管肺癌的中醫病名范疇。   肺癌的病因病機,《雜病源流犀燭》論述得較為中肯,認為:“邪積胸中,阻塞氣逆,氣不得通,為痰……為血,皆邪正相搏,邪既勝,正不得制之,遂結成形而有塊”。該文深入認識到痰結而致胸中有形結塊的病機。而無論是正氣內虛、臟腑失調,還是外邪侵肺、寒熱太過,均經過肺氣賁郁,積聚成痰的病理過程。無痰,則無以生肺積,故痰結于肺是肺癌的病理基礎。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肺脾氣虛,陰陽失和,受于風寒或風熱之邪,初未能成積聚,正虛祛邪不力,日久留滯成痰,痰氣膠結,乃成肺積。痰瘀化熱,灼傷血脈,則咳唾痰血。痰凝著于皮下,則見缺盆結核,流著于骨,則成骨痹,流于腦,則頭痛目瞑。肺癌的臟腑病機與肺、脾二臟密切相關,痰結貫穿于肺癌由原發到轉移的整個病程。 2.辨證分型治療   根據肺癌的病理機轉,按照中醫的辨證分型特點,大體把肺癌分為肺郁痰熱、氣虛痰濕、陰虛痰熱、氣陰兩虛4個常見的臨床證型。其辨證要點和施治方法分述如下。   2.1肺郁痰熱型癥   咳嗽不暢,痰中帶血,胸脅痛或胸悶氣促,唇燥口干,大便秘結,舌質紅或暗紅、苔黃,脈弦或弦細。本證為肺氣賁郁,血瘀痰壅。治宜宣肺理氣,化瘀除痰。方用千金葦莖湯加味。處方:葦莖30g,桃仁、生薏苡仁、茯苓、冬瓜仁各15g,浙貝母20g,桑葉、三七各10g,守宮5g,法半夏12g,陳皮、甘草各6g。   2.2氣虛痰濕型癥   咳嗽痰多,胸悶短氣,少氣懶言,納呆消瘦,腹脹便溏。舌質淡黯或淡紅、邊有齒印、苔白膩,脈濡或滑。證屬肺氣虛弱,子病及母,脾失健運,痰濕內阻。治宜補氣健脾,除痰散結。方用參苓白術散加減。處方:黨參、生薏苡仁各20g,茯苓、白術、浙貝母、白扁豆、炒穿山甲(先煎)各15g,山藥25g,桔梗、砂仁(后下)各10g,陳皮、甘草各6g。   2.3陰虛痰熱型癥   咳嗽少痰,或干咳,咽干不適,或咯痰帶血絲,胸滿氣急,潮熱盜汗,頭暈耳鳴,心煩口干,小便黃,大便干結。舌質紅絳、苔光剝或舌光無苔,脈弦數無力。本證為肺腎陰虛、痰熱互結,治宜滋腎清肺,除痰清熱。方用瀉白散加味。處方:桑白皮、生地黃、知母、沙參、麥冬、浙貝母、鱉甲、生薏苡仁、魚腥草各15g,甘草6g。   2.4氣陰兩虛型癥   干咳痰少,咳聲低微,或痰少帶血,消瘦神倦,口干短氣,目瞑失寐,煩躁心悸,納差體乏,舌紅干或嫩紅、苔白干或無苔,脈沉細。證屬肺脾兩虛,腎陰枯竭。治宜益氣養陰,扶正除積。方用生脈散合六味地黃湯加減。處方:黨參、麥冬、五味子、茯苓、熟地黃、山茱萸、百合、浙貝母各15g,山藥25g,桔梗10g,冬蟲夏草、甘草各6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eroa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